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
天津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網上學校
天津北方網訊:冬至將至,天氣寒冷,但武清區大黃堡濕地生態補水照常進行。在濕地北側一處泵站,從青龍灣河道抽取的水,變成一道道水柱,噴薄而出,傾瀉到水庫濕地,引來了一只只飛鳥啄食水中的小魚蝦。
武清區水務局工作人員胡偉說:“大黃堡濕地處于我市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,保護好濕地,責無旁貸。今年我們加大了對濕地生態補水力度,截至目前,整個濕地補水量接近8000萬立方米。”
水是濕地的生命。水量增加,讓大黃堡濕地煥發青春:藍天白云下,河水碧綠,蘆葦浩蕩。一群群飛鳥上下翻飛,自由鳴叫,宛如一幅美麗的油畫。
大黃堡鎮趙莊村黨支部書記高松青高興地說:“我們村就位于濕地,兩年來親眼目睹了濕地發生的喜人變化,其中候鳥越來越多,冬季仍有不少候鳥留在濕地過冬。村民們都全力保護濕地生態環境,生活污水排入兩個沉淀池中凈化,生活垃圾日產日清,絕不污染濕地環境。”
為保護大黃堡濕地,從去年開始,水產養殖全面退出,武清區政府實施了一系列修復方案:打通原有養魚池,讓池水聯通,增加濕地水面面積;補種修復蘆葦,促使蘆葦更加繁茂;全部實施退耕還濕、退漁還濕。2019年,武清區在完成核心區全部40.2平方公里土地流轉的同時,又提級保護、擴大范圍,按照核心區標準,完成了緩沖區30.27平方公里土地流轉,共計完成土地流轉70.47平方公里。
為保護好大黃堡濕地,堅決拆除濕地一切違法建筑。
在翠金湖項目整改拆除現場,工作人員正在加緊施工。今年6月份,被爆破拆除的多座商業建筑體,現正在進行生態修復。按照規劃,這里將改建成鳥島和淺灘,為鳥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純天然棲息場地。
冬日里走進東八里莊附近的大黃堡濕地,昔日的京津農藥廠和英力公司廠房已不見蹤影,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兩大片平整的草地,已跟周邊的濕地連成一片,過去令人難聞的氣味再也聞不到了,清新的空氣令人愉悅。
驅車行駛在大黃堡濕地緩沖區,只見一條3米多高的綠色圍網沿著濕地核心區邊界延伸而去,蔚為壯觀。濕地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,這條綠色圍網總長度50多公里,把核心區濕地全部圍住,謹防外人進入,確保濕地環境原生態。(津云新聞編輯李松達)